×

银行理财

840万元银行理财变保险 消费者怎样避开 “销售误导”陷阱?

yhdaily yhdaily 发表于2018-09-17 11:36:14 浏览37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燕赵都市报记者 罗天嘉

近日,一则“840万买理财产品变保险,想取回本金得活到108岁!”的消息被媒体频繁报道,备受消费者关注。事实上,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消费者被“销售误导”买理财变保险,无法取出本金的投诉屡见不鲜。

1.840万元理财产品变保险?

据悉,哈尔滨市民朱女士在一次去银行办理业务时,了解到一款银行代理的保险产品。“五年期满后本金和利息都能取回,比银行利息高很多。”当时的银行工作人员这样介绍该“理财产品”。于是,朱女士和其家人继2016年开始,就陆续购买了840万元的该保险产品。

本以为到期后能取得不错的收益,但当2018年朱某再次缴费咨询时被告知,该产品为百年人寿的保险产品,并非5年到期,而是身故后才能取回本金。保险单后面印有1~71年的现金价值表,也就是说朱女士现年37岁,需要到108岁才能取回本金,而且利息远远低于银行的活期利率。

事实上,朱某的遭遇并非个案,据原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百年人寿的退保情况不容乐观。2009年,百年人寿退保金仅为15.09万元,但在2011年退保金额即突破2亿元,达到2.63亿元;在2015年突破50亿元。2017年,百年人寿退保金再次大幅增长,达到104.51亿元,较2016年同比增长57.61%。

2.消费者需警惕“销售误导”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受“保险姓保,回归保障”监管导向的影响,保险行业从去年开始,已经进入转型期,保险行业的业务重心已经明显调整,险企普遍提高保障型产品销售占比,降低万能险等理财型产品销售占比,保险产品逐步回归本源。

2017年5月,保监会再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通知》中在鼓励保险公司重点开发定期、终身寿险等传统保障型产品的同时,大力整治潜在引发市场乱象的理财型产品,涉及两全保险、年金保险、万能保险、护理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团体医疗保险等多款保险产品。其中规定,两全保险、年金保险产品5年内不得返还,以及保险公司不得以附加险形式设计万能型保险产品或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

“但长期保障型产品,周期长,条款复杂,也没有明显的收益率优势,一直是销售误导高发区,尤其是在银保渠道,不管是保险公司的驻点销售还是银行自己的理财经理,都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给客户讲透彻。”一位寿险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

该情况从2018银保监会公布的投诉数据分析中可见一斑,上半年寿险公司保险销售投诉9789件,其中有4569件是分红型人寿保险投诉,占比46.7%。

对此,该寿险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因前些年银保渠道被曝存“销售误导”问题严重,之后原保监会多次下文禁止保险公司人员进入银行销售保险产品,各保险公司的银保渠道销售才萎缩。“在前几年,保险销售误导引发的负面消息特别多,这两年类似的消息好像少了不少。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可能还会继续出现,消费者还需提高警惕。”

3.购买理财如何规避陷阱?

那么,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时如何规避陷阱呢?

兴业银行理财专家表示,首先,可以查产品说明书中的产品登记编码。在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都会有一个以大写字母“C”开头的14位产品登记编码。“如果查不到,那就不是真正的银行自营理财产品。”其次,投资者也可以多观察一下产品的收益率和投向。

此外,保监会也曾发布风险提示指出,购买保险产品时要分清保险、银行存款及其他理财产品的区别,不要轻易相信口头承诺,在签署合同时一定要认真阅读保险合同内容,确认保险产品的细则条款和重要信息(如保险责任、缴费方式、承保公司等),防止以假乱真。投保后可通过拨打保险公司统一客服电话、登录官方网站或者前往保险公司柜面等方式,查验保单真伪。一旦发现骗局或合法权益受到伤害,可以通过向当地保监和媒体进行举报维权。